济南洞天馓子创始人王林萍希望让济南人都吃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同在 http://hunan.ifeng.com/a/20170626/5773085_0.shtml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记者李静高广超一个油锅,一双长筷,今年68岁的王林萍正在抖着馓子,形色定,馓子起,金灿灿香喷喷酥酥脆脆的香油馓子就出锅了。王林萍说:“苏东坡有一首《寒具诗》,‘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说的就是它,就是馓子。咱济南洞天馓子做了40多年了。”在防空洞做馓子,起早贪黑二十年今年68岁的王林萍,是济南洞天馓子的创始人。说起创办济南洞天馓子,是从年开始的,那时王林萍不到30岁。最初王林萍是在三代店工作,做各种早餐糕点,烧饼,煎包,油条,也开始接触到馓子。王林萍回老家聊城临清时听老人说,临清的馓子古代上供给达官贵人,说起来是一道贵族美食。于是她便萌生了一个念头,这么好的东西不能失传了。回到济南,她便开始专心研究制作馓子。为什么叫“洞天”呢?王林萍说,馓子对温度、湿度要求比较高,冬天怕面不醒,夏天怕面粘上,防空洞冬暖夏凉正好能够满足做馓子的条件。但防空洞条件十分艰苦,上面漏雨,门口进风。王林萍说:“那时候早上两点就得起床,和面一个小时,醒面一个小时,再到炸出来又得两个多小时,然后大家伙早上起来正好能吃上热馓子。”为了更好地宣传馓子,她就蹬着三轮车绕边济南城卖馓子,实在困了就趴在三轮车上睡一觉,这样的状态坚持了两三年。王林萍从年就开始在防空洞做馓子,一待就是二十年,晚上睡觉都在琢磨怎么能把馓子做到入口即化,香脆可口。王林萍说:“说起来那时候在防空洞确实辛苦,但不知道为啥就是不知道累,一股子干劲,所以就取名了洞天馓子。”年在济南举办了全国首届风味小吃大赛,王林萍的馓子获得了“济南风味小吃”的荣誉。从此一炮打响,王林萍就更加坚定了做馓子的信心。通过比赛,王林萍也看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手,她便开启了四处“取经”的道路。近到槐荫区,远到新疆、青海,王林萍到处学习,取长避短,积累经验,不断地改良自己的馓子。王林萍说:“我一个人坐火车,坐了4天,去新疆看人家炸馓子。所有炸馓子的地方我都想去参观学习,就是想把自己的馓子做得更好。”每一道工序都必须完美,馓子才好吃做好馓子要经过和面、醒面、切条、搓条,到最后的抖馓子,一共八道工序。和面不仅仅是力气活,还是技术活。王林萍说:“和面就是用手揣,得揣一个小时,揣到面起泡,馓子才能达到口感。”以前揣面,手没少磨起水泡,然后长茧,年复一年,王林萍的手又硬又粗糙。为了让馓子色香味美,她就反复琢磨搓条的粗细,就怕粗了不入味,细了会油腻。王林萍搓着馓子,干脆利落,她说,“我这个人比较较真,每一道工序都必须认真,火候掌握好,颜色得出来,样子得到位,馓子才好吃”。冬天过年前后是王林萍一年当中最忙的时候,一天做出二三百斤都不够卖的。白天晚上两班倒,王林萍有时候忙到晚上直接在店里睡了,一晚上能睡4个小时。王林萍说:“过年人家来买不上馓子,我觉得心里难受。”济南夏天热,防空洞空气流通又差,坐在油锅旁边抖馓子,是王林萍觉得最难熬的时间。她说,“那时候靠在油锅上一天得16个小时,汗都顺着淌。热油乱蹦,芝麻溅到手上就是一个水泡”。到了温度三十八九度的时候,王林萍也想过停工,甚至想过放弃,但是听到顾客说想吃馓子,她就又给自己“上了发条”。王林萍带着馓子回到老家临清给老人吃,老人说,还不够香。为了做出更香更好吃的馓子,王林萍不断地改良制作工艺,无数次失败的经历,无数个失眠的夜晚,她都没有想过放弃。年她开始尝试制作香油馓子。香油该放多少,什么时候放,怎么放,都难住了她。王林萍说:“那时候炸了就自己尝,全用香油炸的馓子是苦的,全用花生油炸的馓子不够香。”有时候晚上突发灵感,她半夜就爬起来去试验。“拿回老家给老人尝,老人说比以前吃的更香,那时候心里是真高兴。”王林萍骄傲地说。年,王林萍去天津参加比赛,也凭借香油馓子获得了一等奖。到年,王林萍利用半年的时间反复研究制作,做成“双龙戏珠”,在杭州参加比赛轰动一时。我怕手艺失传,以后人们吃不上这么好的东西王林萍从年轻时就开始收徒弟,教过的徒弟已经数不清了,她把手艺交给徒弟,帮助了很多人创业致富。王林萍也尝试过用机器制作馓子,但是二十万的机器最后也成了摆设。她说:“要做出好吃正宗的馓子,必须还得手工,吃馓子,就是吃的味道。功夫下到了,馓子的味道才出得来。我怕手工的东西失传了,以后人吃不上这么好的东西了。”在王林萍这么多徒弟中,有一个C位出道的大徒弟,就是康现武。今年41岁的康现武从15岁跟王林萍学做馓子,到现在已经有25个年头。王林萍现在已经退休了,她说:“康现武做馓子有灵气,技术把握得很到位。最重要的是,这个孩子认真,善良,能吃苦,因为这样我才敢交给他。”康现武的炸馓子手艺是王林萍手把手教的,康现武亲切地称她“王姨”。康现武在一边和面,一边告诉记者,“一开始确实很辛苦,怎么揣面,怎么切条,怎么缠馓子,这个面就是不听我使唤,但是后来越干越觉得有意思。”康现武对技术要求很高,对时间的控制,对火候的把握,都要精益求精。康现武用一年学会做馓子,到了七八年的时候才敢说对一块面用得游刃有余,但是他还是谦虚地说自己仍然赶不上师傅。康现武很佩服自己的师傅王林萍,他说,“她工作上是女强人,生活里心善,对我来说,就像我的母亲一样。我也想把香油馓子这门手艺传下去”。王林萍说:“现在日子越过越好,咱不能忘记以前的辛苦,任何时候都要记得防空洞做香油馓子的坚持。”如今的王林萍带着馓子回老家,老人们都说比原先的味道都好。她说自己不想留下遗憾,希望留住这个老一辈传下来的味道,希望让济南人都吃上正宗的香油馓子,希望让来济南的人都记住这个特殊的味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5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