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的饮食,和唐宋有何异同从月饼发
冬天来了,风雪弥漫之下,“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松岭长白,千里冰封,吃的是酸菜白肉血肠火锅,配上榆树老窖,要的是横强;塞北朔风,吹落凝云,吃的是连锅上的手把肉加杂碎,配上草原白,要的是豪爽;昆仑映日,雪满天山,吃的是马肠马肉扯片子,配上伊力特,要的是寥阔;玉泉鸣谷,红叶绰约,吃的是清汤涮肉韭菜花,配上二锅头,要的是睥睨;曲水流觞,对数落梅,吃的是火腿干丝醉蟹,配上十年花雕,要的是雅致;草堂风紧,红炉火旺,吃的是腊肠腊肉豆腐干,配上泸州老窖,要的是泼辣。
萧伯纳曾说过:“任何一种爱,都不比对美食的热爱真切”。我国也流传着“民以食为天”的古语。可以说,无论在哪,人们对美食的热爱早已不亚于今天。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中世纪欧洲的饮食文化。从5世纪到15世纪,这段历史长达近年,但似乎欧洲人们的饮食结构并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原因何在呢?
一方面,欧洲中世纪的传统农业受到了地理环境的限制,缺乏马铃薯和大米等作物的引进,使得谷物成为最适合在欧洲大陆生长的农作物。
另一方面,由于交通技术的滞后,中世纪的欧洲人很难获得海外的优质作物,也无法大规模引入新的农作物,导致饮食结构相对单一。
先说主食。谷物,也分等级,大麦、燕麦和黑麦是给穷人吃的,“小麦”则是统治阶级的专属。虽然品种不同,但最终这些谷物都会被做成面包、粥、稀粥以及意大利面。而蚕豆、蔬菜等则成为了低阶谷类食品的重要补充。
类似的,不过比欧洲要更早,直到宋朝时期,面食才摆脱了仅属于帝王宫廷的身份限制,开始与市井百姓有了更多的接触,成为宋代市肆中的普通食品,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特色。
在唐宋时期,主食简单朴实,而副食则更加精致别致,备受人们青睐。毕竟,主食多是如粥类般的流体食品,或者只是简单地盛放在碗盘里的米饭,缺乏造型之美。面食虽然也有千姿百态、生动逼真的表现,比如形似“二十四气混沌”或是花样繁多的馅料,总共达到了二十四种之多,但却依旧不及副食的精致与讲究。
再说副食。在唐代,副食的制作多数利用食物原料的自然形状,或者通过分割再组装,甚至还有雕刻成型的技法。诸如“缠花云梦肉”、“同心生结脯”,甚至用奶油雕刻的“西点”等,其中雕刻成型的技法最受欢迎,既简单又方便。到了宋代,这种技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呈现出普及化的趋势,走进了普罗大众的家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朝时期出现了制作奶油食品的“滴酥”技法,其制作方法与现代西点蛋糕的方法基本相同。这也反映出人们对食物色泽的追求,希望食物呈现出洁白明亮的效果。
《梦华录》、《武林旧事》等文献记载了南宋临安市场上广受欢迎的佳肴,如水晶皂儿、水晶鲙鱼、旋索粉玉棋子等,这些都是百姓们喜爱的菜品。从“水晶”、“玉”等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食品的特点是晶莹剔透,这也是唐宋时期人们对食物色彩的追求——剔透圆翠的透明效果。
当然,肉类副食也是中世纪欧洲人的必不可少的食物来源,不过选择却并不多。肉店里常卖的就是“老四样”——猪肉、鸡肉、鱼肉以及羊肉。牛肉很少见,因为牛主要用来耕作,所以不杀牛的情况很少。随着经济贸易的再次发展,果汁、葡萄酒、醋,以及各种香料成为了美食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此外,糖和蜂蜜的推广使用也奠定了欧洲人偏爱酸甜口味的饮食习惯。
对香料的重视也是唐宋饮食的特点之一。合理搭配不同的色彩往往能够让食物更加诱人。除了色彩,食物入口的香气也是诱人的必要条件。唐代常用的“加热调香法”就能使食品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比如“葱醋鸡”,通过加入葱和醋等香料进行搅拌,最后蒸制而成。
宋朝继承了唐代的调香技术,但更加精致。苏轼在《菜羹赋》中呈现的淡味追求,正是宋人以蔬食为美的体现。比如北方地区普及的油煎油炸调香,通过加入香油使食物散发出花果清香,入口带有自然之气,雅致无比。
梅粥、雪霞羹、广寒糕、金饭等花果香气的菜肴,不仅受到普通百姓的喜爱,甚至连宋代皇帝也十分钟爱。从唐到宋,菜肴的气味逐渐变得清雅,宋代的印记渐渐裹挟在了菜肴之中。
糕点中值得一提是月饼。据文献记载,月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殷、周时期,而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则首次收录了“月饼”一词。在唐宋时期,月饼成为宫廷和民间广泛流行的食品,各地也出现了不同口味和形状的月饼。早在二十年前,就有杨利伟在太空吃“月饼”的经典画面。杨利伟吃的所谓“月饼”,是一种名为航天员能量早餐的特殊航天食品。航天员能量早餐虽然外形类似“压缩饼干”,但两者有本质区别。航天员能量早餐具备能量密度高、原材料多样化、抗疲劳、易携带、吸收快等特点,能满足航天员的任务要求。这也算是是先进科技加持之下的一种现代中国糕点了。
中国菜肴注重调味。唐代主要通过食物本味烹调、不同方法烹饪一种食物原料、多种食物原料混合调味以及不同调味料等方式进行调味。而到了宋代,“炒法”更加普及,大多数人都开始重视荤素搭配进行调味,例如肉和酱瓜、糟萝卜相配。苏轼的名篇《菜羹赋》中所呈现的淡味追求,道出了宋人以蔬食为美的审美取向。
当然了,各种蔬菜也是中世纪欧洲人饭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例如像胡萝卜、豌豆、花椰菜、球芽甘蓝、芜菁甘蓝、欧防风、南瓜、刺苞菜蓟以及卷心菜等等。另外,“面包”、“橄榄”和葡萄酒也是中世纪美食中的“三座大山”。面包在诸如圣餐等宗教仪式中享有特别高的声望,而橄榄油和葡萄酒作为地中海沿岸的奢侈级农产品,价格昂贵,一般老百姓无法企及。但由于运输和食品保存技术的限制,食品贸易变得非常昂贵,因此贵族的食物更容易受到外来的影响,过分依赖香料和进口食材。
在欧洲中世纪饮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等级制度中,食物的获取渠道也受到深刻影响。粮食是社会地位的一个重要标志。政治权力不仅体现在社会规则上,还会在饮食文化中体现出来。贵族们能以最新鲜的野味为食,配以各种异国香料,呈现出一种十分优雅和精致的餐桌文化;而粗野的劳动者则只能以大麦面包、咸猪肉和豆子为食,缺乏任何餐桌上的礼仪。
而在中国,受游牧民族和异域风情的影响,加上对外政策,唐朝的饮食文化呈现出“大有胡气”的特点,大唐开放发达的特点也留在日常饮食之中。及至宋朝,外族威胁加重了汉族文化认同,也从客观上阻隔了西域、河西走廊一带的交往,外来文化的吸收在减弱,因此“胡化”色彩较唐朝褪去不少。一个豪迈粗犷,一个细腻精致,一个多贵族,一个亲平民。
相比较而言,在中世纪欧洲普通人的饮食似乎要比同时期的唐宋中国人吃的简单很多,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何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