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新余所有乡愁皆为馋
弹指一挥间爱上新余旅游
有一种味道,不论你走得多远,始终萦绕心间;不论你吃过多少次,百吃不厌。它,就是家乡的小吃。家乡的小吃,不仅愉悦你的味蕾,更将家乡的饮食文化和温暖深植于你的心中。
家乡的味道家乡的味道,是孩子童年的记忆,是学生时代的峥嵘,是年轻人的匆匆脚步,是中年人稳健的笑容,更是老人们没滋没味生活的调味品,如新余的青山,沉淀在所有新余人的口舌之间。炒扎粉说起扎粉,许多去过新余的人都吃过,南方富庶的鱼米之乡,自古以来就有将富余的米做成米粉的传统。较之云南的过桥米线、广西的桂林米粉、广东的河粉、福建的细粉,江西的米粉自有其一番天地。晚米收割上来之后,经过浸米、磨浆、滤干、采浆等工序,做成一摞一摞干的米粉,晒干后的米粉捆扎成一扎扎,故称扎粉,这样也方便了携带。
扎粉已经成了新余小吃的一部分,家乡人食之,好之,习之,那从滋滋的锅里冒出的香气,不知让多少飘泊异乡的游子千万次梦回乡里,思之,念之,心向往之。
麻辣鸭三件麻辣鸭三件,顾名思义有鸭头,也有鸭翅,还有鸭爪。如果你都想尝一尝,就对服务员说,"来一碗麻辣三件"就行了。它主要的味道是辣,虽然很辣,但总是让人停不下筷子,吃了还想吃。
那"鸭三件"早就卤过一遍,再加上辣椒、生姜、大蒜子、五香、麻油、香油,在锅里煮十来分钟,一盘香嘭嘭的麻辣鸭头就可以上桌了。它吃起来麻麻的,酥酥的,鸭肉鲜美,酥软,特别是那鸭头,咬开脑壳,那脑髓特好吃。还有那鸭翅、鸭掌,特有一番嚼头。
新余唆螺田螺,它的特点是壳薄肉厚。常在街头小食档(也可在宾馆酒楼里),围着小木桌津津有味地品尝炒田螺。炒时,还可放上辣椒、葱或蒜、豆豉、盐等调味料品,使其味道更佳。
大家围坐在一起“唆”,那种热气腾腾的场面,真是体现了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吃炒田螺要的就是情趣,要的就是大酒大肉腻味之后的一种新鲜感,要的就是虽然嘴唇辣得受不了但却是欲罢不能。刚开始你对付藏在壳里的螺肉的时候得用牙签,技艺到了一定的级别,嘴唇一“唆”就进肚了。新余人把炒田螺干脆就叫做“唆螺”,真是太形象了。
魔芋豆腐
魔芋传统的吃法是做成魔芋豆腐。现在在日本、韩国的杂货店中就有魔芋粉出售,一般一袋魔芋配一袋石膏,由家庭主妇在家中制作魔芋豆腐,并作为家庭常规菜肴食用。
新余的魔芋豆腐做法是手持魔芋在平整粗糙的石头用力磨成豆浆形状,然后放水稻杆灰一起煮熟。炒时加上辣椒等辅助食料。吃时味道特好,是一种新余一带特有风味的地方食品。
霉豆腐冬至过后,在赣西的农村,家家户户都做起了霉豆腐。
做霉豆腐,首先是把做好的豆腐划成火柴盒大小的方块,然后装进垫好干净稻草的背篓里,等用鼻子找到它的时候,揭开一看,毛茸茸的豆腐坯子,伴着一股特有的芳香扑鼻而来。这时,就可以拌料装坛子了。拌料可有讲究,喜吃辣的,里面自然少不了辣椒粉,喜味香的,再加进去茴香、桂皮粉。
新余扣肉扣肉即我们常称之烧白,因地域不同而名字颇多,其特点在于颜色酱红油亮,汤汁黏稠鲜美,扣肉滑溜醇香,肥而不腻,食之软烂醇香。
当你咀嚼一块,满嘴流油的时候,你会感觉它一点不肥腻。梅菜吸油,五花肉又会带着梅菜的清香,松仁的醇香,梅菜、松仁和肥五花肉的搭配真的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冬笋炒腊肉冬笋炒腊肉是新余人普遍熟悉的一道冬季时令小炒菜,它既常登上新余大餐馆的台面又频繁出现在新余各农家小饭庄的餐桌上,似有多重气质的美人,无论出现在哪一场合,都叫人难忘。
李渔吃笋只用清水白煮,东坡吃笋离不开肉来添香,如今的食客爱用冬笋与腊肉混炒,搭上葱姜蒜辣椒,使它的内容更趋丰富。
鸡公嘎嘎这个名字外人一听估计会被吓到,公鸡怎么会下蛋(新余土话中嘎嘎就是蛋的意思)。
呵呵,这是极其具有新余特色的一道菜,先把番薯粉和水和在一起,然后放在锅里炸,跟炒鸡蛋一样炒,在放点大蒜和辣椒。美味独特哟~
年味,家乡的滋味。乡音,故乡的声音。
“世间乡愁皆为馋”。春节假期,你回家了吗?出品:新余文广新旅局整理、编辑:杜建群
审核:刘抢平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