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冬至福建人的必点菜单和暖心好物,归

光阴如水,寒意渐浓明天我们便将迎来年的最后一个节气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亚岁”在古代民间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吃点好的,很重要!福建人冬至都吃些啥?已经为你准备好了!WinterSolstice·无汤圆,不成节·冬至必备,怎么能少了汤圆?不过吃汤圆也有讲究。在泉州,有这样一种说法,元宵吃“头圆”的“上元圆”,冬至食“尾圆”的“冬节圆”,寓意着一年从头到尾都团圆美满。图源:厦门日报汤圆的做法很简单,用糯米粉掺水捏成圆子,之后便可根据喜好选择口味。在厦门,甜汤圆就有绑糖膏和圆仔汤两种做法;如果想吃咸口,可以在汤中加入蔬菜、肉片、海鲜等,别有一番风味。图源:厦门日报汤圆只能想到芝麻馅和花生馅?沙县人表示,笋馅、菜馅和肉馅“汤圆”,我们早就安排上啦!图源:沙县文旅而聊到汤圆的N种“吃”法,莆田人就很有发言权了。据说,冬至当天他们会将煮好的“丸仔”贴在自家门楣两侧的春联上,祈求家族兴旺;撒到屋檐上,引喜鹊前来啄食,以此招来好兆头。你学到了吗?WinterSolstice·搓米时聚搓搓·图源:

林聪生遇见福州“米时”,是大米和糯米按照比例混合,磨浆、压干后搓成的丸子,冬至早上煮熟,再裹上加糖的黄豆粉,香香甜甜的一天就这样开始啦!图源:遇见福州就这么简单?那你可低估了福州人的“仪式感”。据说,福州人“搓米时”之前要在祖先神主龛前摆三碗簪花的寿面,炉喷香,台插烛,圆桌上放一个大竹箩,内盛福橘数枚,红筷子一副。清代一家人围坐搓圆图。图源:海峡都市报全家人穿上整洁的衣服,洗净双手,这才开始围坐搓圆。也正因如此,冬至“搓米时”有着象征全家团圆的美好寓意。除了“米时”,福州人冬至时还会吃另一种特色食品:元宵。元宵和汤圆有什么区别?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汤圆的馅是甜的,而元宵的馅是咸的。WinterSolstice·糟糕,是心动“鸭”·图源:厦门广电姜母鸭,是福建人冬至菜谱上一道“不一样的烟火”。坊间传闻,厦门人对鸭情有独钟,一年四季都在研究鸭的不同吃法,盐鸭、酱鸭、烤鸭、四物炖鸭......到了冬至则是姜母鸭。图源:海上花园诗意厦门厦门人将三年以上的老姜称为“姜母”,笃信它能驱寒祛湿,再搭配上优质“正番鸭”,无疑是冬日进补的首选美味。姜香混合鸭肉的诱人味道我心动了,你呢?WinterSolstice·想吃美食?先出力!·除了“搓圆子”糯米还能怎么吃?闽北人:打着吃!来源:福建档案闽北地区的人们有在冬至吃糯糍粑的习惯。糯糍粑是一道“费时费力”的美食,需要用当地产的优质糯米浸泡一天以上,放进饭笼里或锅里蒸熟,然后倒进石臼里,一人用木杵舂,一人翻动,民间俗称“打糍粑”。糯米打到粘稠成泥状、挑起不断后,再加上一些香油点润,用手揪成拇指般大小的丸子,放进装有炒熟的芝麻、花生、豆、糖的粉碗中滚过,就可以吃了!图源:福建旅游、东南网累吗?累!好吃吗?好吃!清甜可口,多吃不腻!WinterSolstice·冬日佳酿少不了·美食已备好,美酒自然不能少这不,客家米酒来了——图源:大美长汀几乎所有客家人都有家庭酿酒的习惯,即使不会喝酒的家庭,也会为了招待客人酿制少量的米酒。图源:大美长汀在闽西地区,冬至是酿酒的日子,武平、上杭、长汀、连城、漳平等地,家酿米酒必在冬至日放水,谓“冬酒”。据说,用冬至这天的井水兑出的米酒更美味、更香酽顺口。连唐代名相张九龄,临汀州登谢公楼时都不禁留下诗句感叹:谢公楼上好醇酒,二百青蚨买一斗。红泥乍擘绿蚁浮,玉碗才倾黄蜜剖。漳州的“糖圆”龙岩的“鬼糕”平潭的“咸米时”霞浦的米饺、柘荣的“油剪”......福建各地的冬至“菜单”还有很多很多明天,新福建小编就将带领大家一起寻找福建的冬至味道敬请期待~冬至未至,好礼先行!12月20日~21日新福建客户端推出“冬至,温情至”活动(点击图片参与活动)丰厚礼品等你来拿!每人每天3次游戏机会每次消耗50积分活动期间每日15:00新福建积分商城还有年货礼盒秒杀喔~快来参与吧!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综合整理自泉州晚报、厦门日报、莆田文旅、福建档案、海峡都市报、海上花园诗意厦门、闽北日报、大美长汀编辑:周若楠审核:刘国军傅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88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