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老根弥壮
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
树老根弥壮
——楹联创作爱好者袁泽达的诗意人生
袁泽达书法作品欣赏
袁泽达正在练习书法
袁泽达创作书写的古体诗
袁兄泽达,拟将其多年自撰的楹联结集,邀我为之作序。我自度才疏学浅,对于诗词楹联及其格律,更是仅能算是小学生。但袁兄很是坚持,别无选择之下,只好赶鸭子上架,勉力为之。
统览袁兄历年所作的楹联,可谓洋洋大观,令人目不暇接。
与袁兄相识,是在年夏秋相交之际。那时他在黔西南州司法局参与编辑内部刊物《法制黔西南》,分管的司法局副局长刘民祥,要我写一首普法宣传方面的诗。虽然我写的类似于古体,但当时并不以格律为意。洋洋洒洒,毫无顾忌,写好八句后即传给了刘民祥。袁兄看后联系我,说可否从格律的角度调整一下?我乐不自胜,欣然答应。由是,彼此相识,并结下极深的缘分。
袁兄朴实厚道,魁梧健硕,尊师重友,执着诚恳,这样的性格禀赋,给我留下良好而坚实的印象。时隔不久,张长江介绍我加入那时的黔西南州笔山诗词研究会。一入会,遇见的熟人首推时任副会长兼秘书长的袁兄。
他出生于年1月,贵州仁怀人。年2月在仁怀县参加工作,年2月光荣入伍,年5月至年5月,在兴义市人武部政工科科长。袁兄参加工作时文化程度仅为高小,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他不甘落后,刻苦勤奋,硬是凭借自己的努力,相继通过了初中、高中文化考试取得了相应的文凭;之后,自修完自学考试中文专科全部课程。年5月至年7月,袁兄任兴义陆军预备役步兵师炮兵团政治处主任。年7月转业后,在中国建设银行黔西南分行工作,年5月退休。
一个初始文化仅为高小的人,由于兴趣所在,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历经多年的磨砺,成长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曾任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理事(现为会员),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黔西南州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兼秘书长等等。
提及他的诗词楹联格律之路,他说爱好楹联,曾受父兄影响。年5月,他父亲年满60岁,平时经常为人撰联的老人,也为自己撰写了一副自寿联:
田间播撒斗风霜,年登花甲;
地里收成沾雨露,惠满门庭。
袁兄二哥的内弟来走亲戚,看见这副对联,好奇地问他父亲:这副对联你想了好久啊?他父亲说没想好久。那时他15岁刚过,那一幕犹如被刻录了一般,在大脑之中长期挥之不去。那时他就想,倘若自己能够亲自撰联并书写张贴,该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啊!
受父亲影响,袁兄的大哥,也是一个诗词、楹联和书法爱好者。每年回家过年,他都要亲自书写并张贴春联。有时从书上抄,有时自己撰写。大哥撰写楹联以及挥毫泼墨这两件事,在他脑中烙下的烙印更浓重更明晰了。
袁兄的书法,则是从他参加工作后,公社请他写大标语开始的,当时用的“排笔”,是棕榈叶片制作的扫把。
到了部队,由于对自己从严要求,文化知识提高了好几个台阶。真正开始着手学习楹联创作,则是因了这么一个契机——
年10月至年5月期间,袁兄时任兴义军分区组织科干事。有一次,宣传科一位干事给别人作了一副婚联,向他征求意见。那时他对楹联,尚处于朦胧的认识状态,没能提出什么意见,感到有些羞愧。这次的汗颜,使得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攻克楹联创作这个壁垒!从此,他就开始搜集对联创作的相关知识,专门购买有关对联创作方面的书籍来悉心阅读、钻研。至今,书橱中楹联写作类的书籍居然多达几十本。
调到兴义预师炮团工作后,见一位战友订有《中国楹联报》,他挺好奇,遂借来一观,觉得很有料。于是也自己订阅,这一订不要紧,一订订了30来年。
他一边学习,一边还参加一些征联活动,渐渐地就入了门。不但参加征联活动联句得以登出,还在《中国楹联报》上发表过论楹联的文章。其间,根据自己的楹联理论知识,结合楹联创作实践,在该报发表了杂谈《以新代旧势在必行》《我的对联习作》等,同时还在中国楹联学会主办的杂志《对联·民间对联故事》“联趣园”栏目发表,他感到很有成就感。
年9月至年9月,楹联知识颇具功力的袁兄仍不满足,还报名参加了柳州楹联函授院学习,结果当然是不出意料地获得了结业的好成绩。
历年来,袁兄楹联获奖情况如下:
年2月,以对句“小卒无名,千里边陲装脑际”应对出句“微波有像,九州春色现荧屏”,在“现代电子杯”龙年迎春征联大赛中荣获优秀奖。年10月,应征对联获“仁都杯”首届贵州菊展征联三等奖。年7月,对联作品在湖南省楹联协会、中南大学楹联研究所、《对联学刊》杂志社举办的“新世纪杯”海内外楹联大奖赛中荣获三等奖,获奖作品编入《新世纪优秀楹联集锦》。年10月,自创对联“跟党同行,九州百业传佳讯;与时俱进,万户千家奔小康”,在中国楹联报社、河南省楹联学会、河北省楹联学会、湖南省楹联家协会、湖北省楹联学会、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郑州书香机构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全国楹联书法篆刻大赛中,荣获三等奖,楹联书法作品入选中国楹联界首届自撰楹联书法展。年5月,自撰自书对联书法作品在“全国楹联书法绘画邀请展”中荣获联墨佳作奖。年11月,应征对联“小磨推成新境界;香油做就大文章”在“崔字牌香油杯”全国有奖征联大赛中荣获三等奖。所撰赞乌沙镇对联“紫燕黄莺歌绿树;丹心赤子建乌沙”被选入由中国楹联学会对联研究院编、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出版的《佳联三百副》。年2月,对联作品“神州进入新时代;黎庶欣交好运程”在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弘扬我们的价值观,家家户户贴春联”征集活动中荣获优秀奖。
历年来,袁兄楹联作品入编有关图书情况如下:
-年有副对联,分别编入由诗联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每年一卷)《中国对联作品集》《中国喜庆对联精选》《中华当代行业对联精选》《中华当代嵌名联题赠宝典》、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楹联家大辞典》、中国楹联出版社出版的-年《中国楹联年鉴》、中国楹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十二生肖楹联大典》、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华酒对联大全》、中华诗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空军蓝天出版社出版的《当代楹联家大观》、中华诗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奥运冠军题赠嵌名大典》。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年春节前,他在建行兴义市沙井街储蓄所首先发起了“向群众义务送春联”活动,该活动一直持续至年(除年有特殊情况中断外)。每年都参加由建行黔西南分行、黔西南州诗词楹联学会、黔西南州诗词研究会、黔西南州老年书画研究会、黔西南州文联、兴义市文联等社团和单位组织的“向群众写送春联”活动。曾到过兴义、兴仁、贞丰、安龙、普安等市县的部分乡镇写春联,创造了黔西南州个人向群众写送春联上万副的纪录。由此,年他被黔西南州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贵州省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工作小组及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分别授予“年百姓学习之星”。
兴义市融媒体中心的记者高雪,写有一篇《袁泽达的诗意人生》的文章,她虽然截取的仅是在郑屯间歇泉举办的一次文学笔会,袁兄撰联并挥毫的场景,却也高度浓缩了他酷爱诗词楹联以及书法艺术的内在品质与精神面貌。
当天,主办方安排先到景区采风,后召开旅游和民风民俗的讨论会。当议程接近尾声时,慕名而来的群众和文友们蜂拥而上,缠着请他和州书法家协会主席吴为民赐墨宝。着装整洁,精神面貌极佳的他热情厚道,来者不拒。
一位姓骆、名叫骏海的写作爱好者,非常仰慕他的撰联与书法水平,向他说明来意后,袁兄略加思考,只一会儿功夫,又一副新的嵌名联“骏马扬蹄驰万里,海鸥振翅赛千帆”就轻盈地跃然纸上了……
若干年来,无论是风霜雨雪,还是春秋冬夏,他从未停下琢磨的脑和手中的笔,书法水平文字功底格律基础诗词造诣伴着他辛勤的汗水与日俱增。因为这些,爱人曾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质问他,你沉迷这些,得到什么好处?他答:勤写字,病走开;作诗对,防痴呆!
在家里,他有一方自己的天地,那就是他取名为“联墨斋”的书房,室内墙上贴有一副由他自撰、吴为民为其书写的嵌名对联:“泽润田园多惬意,达观境界最宽心。”这正是他心态良好,胸怀博大,诗意人生的精准写照。
年元旦,笔山诗词研究会创始人倪雅男不幸离世。黔西南州笔山诗词研究会更名为黔西南州诗词研究会,由袁兄继任会长。年8月,袁兄从会长职位上退了下来。出于对我的信任和肯定,经他提名及副会长罗开明推荐,我不揣浅陋,贸然接受了担任会长这一重托。现在想来,真有如履薄冰的感受。
行文到此,就以袁兄的这首七律《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作为收尾吧:
妪翁离退未曾闲,谱写桑榆绚丽篇。
作对吟诗讴禹甸,挥毫泼墨颂尧天。
爬山涉水身心健,摄影挑琴意趣添。
笑语欢歌弥赤县,怡然自乐赛神仙。
作者:文/图陈松
值班总编查必芳编辑校对陶昌武版式刘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819.html